http://img95.699pic.com/photo/40070/6239.jpg_wh300.jpg?73940
中新网长沙9月13日电 题:长沙老农与抗战阵亡将士墓的“世纪情缘”
记者 唐小晴
摆祭品、点烛、燃香、敬酒……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湖南长沙县春华镇74岁的刘金国老人近日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来到离家不远的抗战纪念园缅怀烈士。
站在自己守护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央阵亡将士”墓前,身材瘦削的刘金国颤抖着枯瘦双手抚摸墓碑,泪流满面。他神情凝重地三鞠躬,再用镰刀清理墓碑周围的杂草。
距离长沙城30公里的长沙县春华山镇,是湘北岳阳、平江进入长沙的交通要道,公路旁有众多山头。1941年9月,侵华日军发动对长沙的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展开第二次长沙会战。由江西驰援长沙的中国第74军在春华山镇金鼎山一带阻击日军,战斗异常激烈,大批将士英勇阵亡。会战结束后,地方政府组织当地百姓收殓烈士遗体,一并安葬于此。
随着时间流逝,血战逐渐淹没在平常生活之中。1965年,直到被下放到春华镇的刘金国在田坎上发现一块刻有“中央阵亡将士”字样的花岗岩石墓碑,这段历史又开始浮出水面。
“当时它被用来当作垫脚过河的石料,背面书‘此干长约十四丈,民国三十年公刊’。”刘金国听村里老人讲过春华山的惨烈战役,想到这可能是抗日将士的墓碑,不忍心看其被人践踏,就用泥土掩盖起来,后偷偷将墓碑藏于家中。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一做法若被发现,就会惹祸上身。时间一晃到了2009年,刘金国在山上意外发现一块碑穴痕迹与之前收藏墓碑宽窄完全吻合的无碑无名墓地。刘金国一个人忙活了40多天,砍掉墓周围杂草,又用微薄积蓄修复墓碑,在墓碑下建好底座。
墓碑修复后,刘金国将情况反映至长沙县相关部门。文物部门仔细考查后,“中央阵亡将士”墓被列为文物保护点,春华镇人民政府又对该墓进行了修复,在原址建造了抗战纪念园。刘金国被聘为文物守护人,经常号召村民、志愿者、学生前来祭拜英烈。
“我发现了碑、墓,这是我和烈士们的缘分,所以要守着他们。”抗战纪念园目前矗立有刘金国寻访到的六块阵亡烈士墓碑。刘金国还告诉乡亲们,若发现此类墓碑,要妥善保护好,“让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为让英灵回归故里,经民间公益团队湖南老兵之家和社会各界帮助,刘金国还找到了部分烈士后人。老人回忆,他曾赴浙江寻找烈士后人,并把一位名叫裘彩贵的烈士墓土送至其女儿裘爱卿手中。“她当时已经77岁,取出当年母亲结婚穿的棉衣,紧紧将血红的精土一把包住,泪流满面。”
多年来,刘金国还坚持搜集各种抗战资料、文物,自建抗日战争历史图片纪念室。记者在他家中看到,房屋内贴满了和抗战相关的图文资料,包括日军侵华地图和当年参加过春华山战役的100多位烈士名单。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的年轻小伙,如今容颜沧桑、满头银发,他已习惯与英烈们“相处”的生活,每隔几天便会来打扫墓地。
“我无怨无悔,这是我与碑墓和先烈们难得的缘分,他日百年终老,愿与先烈同眠此山,我刘氏子孙后代也会继承守墓之志之责,用实际行动将抗日英烈墓地视为吾祖,以慰英灵。”刘金国说。
2015年,刘金国获得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颁发的“中国最美善行者”证书,表彰他半个世纪以来对抗战英烈墓地的坚守。目前,老人还有两个愿望,一是为找到名字的100多位阵亡将士刻一块石碑,放入纪念园内;二是用收集的材料出一本讲述长沙保卫战的书,记述英烈们浴血奋战的功绩。
“书名就叫《守候--祭奠抗日英烈永不忘却日寇侵华史实》。”刘金国说。(完)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ks8凯发官方网站 |
|
|
|
|